今天,防水施工公司的员工将会以一个典型案例来分析常见防水渗漏及解决方案,下面一起跟着小编去看看吧。
典型案例:
某物业公司自属门面房屋面漏水,该楼房为90年代单层房屋,屋面为预制板结构,正置式非上人屋面,其最先的防水构造为传统的沥青油毡防水,防水层下方为陶粒保温层,但因超过合理使用年限过长防水层早已失效,该项目已于08年前后进行过一次维修,当时维修方案为直接原结构上加铺单层3mm厚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但卷材上未做相关保护层,在长期外露且存在非上人屋面常有人在上走动及在上堆放盆栽等杂物的情况,故一到下雨季节,多数楼房的楼板缝隙间均存在渗水现象。
渗漏原因分析及推荐解决方案:
该项目渗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近来的维修方案中采用的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够,单层使用时应采用4㎜厚;第二,未作相关保护层,卷材在长期外露的情况下,老化迅速;第三,由于防水层下方为陶粒保温层,质地比较松软,屋面上行人及盆栽等杂物对防水层的荷载,使卷材长期处于拉伸及变形状态,易形成破损。
因该项目为正置式屋面,防水层一旦发生破损,上方积水将进入陶粒保温层,陶粒层将水向四周扩散至结构裂缝处(如该项目的预制板间隙处),亦即形成了窜水。其次,若采取对渗漏处上方防水卷材进行修复,则起不到任何效果,因渗水处和卷材破损部位不吻合,或采用对楼板缝渗漏处进行注浆,也仅是治标不治本,虽能堵住目前渗漏处的漏水,但上方陶粒层中的积水仍然会继续向外围扩散,窜至其他的结构裂缝处。再者,本工程仅有一层,多做商用,原陶粒层在长期积水状况下保温效果已不明显,故建议取消,考虑到成本等因素不可再另做。
以上就是一则典型的案例,如果您看了后觉得对自己有所帮助,请经常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会不定时发布各种行业信息,让您在装修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施工方案更加透明。
